心理学专家认为以色列的策略是让哈马斯害怕加沙人民

以色列临床心理学专家奥弗·格罗斯巴德(Ofer Grosbard)博士认为,以色列正越来越多地采用心理战手段,旨在让哈马斯成员对加沙普通民众产生恐惧。
格罗斯巴德在接受以色列《晚报》采访时表示:「无需动员军队,也不必牺牲生命 – 关键在于理解敌人。」
他争论道:「为此,必须运用心理战。」并遗憾地指出以色列在传统上因缺乏对敌人心理的了解,在这一战争领域行动迟缓。
格罗斯巴德解释道:「但我们的安全体系中不存在心理战,因为实施它的先决条件是理解敌人的思维方式。」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他强调心理战长期以来一直是哈马斯等恐怖组织对以战略的核心组成部分。
格罗斯巴德分析道:「恐怖组织多年来一直对我们实施心理战,人质问题就是其巅峰表现。他们具有所谓‘外部控制焦点’,因此专注于研究我们;而我们具有‘内部控制焦点’,只关注自身却不了解他们。」
加沙战争期间,哈马斯多次发布以色列人质求救视频,这些视频成为了一种有效的宣传工具,旨在制造以色列社会内部的分裂,并加大国内对政府的压力,以促使其停止对一个在加沙苦苦挣扎、试图生存与重组的弱势哈马斯的军事行动。
在近期停火期间,哈马斯还策划人质释放事件,试图展示其仍掌控加沙的能力。
与此同时,尽管存在大量系统性酷刑和战争罪的证据,哈马斯借人质释放散布人质受到优待的虚假叙事。
作为回应,以色列开始对哈马斯人员实施心理战。格罗斯巴德指出其成败关键在于准确理解加沙和犹太和撒玛利亚(即约旦河西岸)阿拉伯人口以恐惧为主导的传统心态。
他解释道:「加沙和西岸居民的心理属于非常传统的群体...因此谣言、闲话、阴谋论尤其是恐惧成为显著特征。这是一个独立思考能力较弱、群体压力较大的文化,人们主要受到恐惧的驱动。因此,给人一种印象,即加沙的居民可能会因为恐惧而与支持哈马斯。」
格罗斯巴德接着说:「这些非民主社会拥有一种外部控制取向 – 也就是说,重点不在于我自己怎么想、想要什么,而在于环境要求我做什么、迫使我做什么。」
以色列心理战的核心目标是离间哈马斯与加沙民众,增强哈马斯成员的危机感。
格罗斯巴德对比加沙心态与西方自由社会的差异。
格罗斯巴德说:「西方人看到红灯会自动停下,否则会产生内疚;而这些(巴勒斯坦)社会中,若没有警察在场,个体可能闯红灯。秩序源于恐惧而非价值观内化。同理,这里的人不偷窃是怕被抓,而非认同偷窃不对。」
展望未来,他建议以色列重点遏制反以煽动。
「煽动是恐怖主义的驱动力。若杜绝煽动,恐怖主义就会枯竭。如今利用AI技术很容易识别各类煽动内容。通过惩罚和恐惧剥夺个人及领导者的煽动能力,就等于剥夺其权力。」
格罗斯巴德强调,有必要在加沙及更广泛地区营造一种环境,使个人因害怕后果而不敢参与恐怖活动。
他解释道:「在加沙和约旦河西岸营造一种心理环境,让民众因恐惧而不敢参与恐怖活动 – 他们会立即举报并交出涉恐人员,这才是理想局面。必须理解他们这个受恐惧支配的社会特性,并善加利用这些洞见。我们的目标是扭转局势,让哈马斯成员开始畏惧渴望摆脱他们控制的民众,而非相反。」
他继续说:「我们正在建立悬赏机制,举报哈马斯成员或敌对活动者将获得奖励。」「民众可通过手机进行隐秘举报。涉案者将面临严惩,知情不报者同样会受到制裁。这套奖惩机制非常简单:要么获得在以色列就医和工作的机会,要么失去这些权益。」
上月流传而未经证实的加沙视频显示,当地居民举行抗议活动谴责哈马斯,指责该组织造成大规模破坏并呼吁结束战争。作为回应,日益感到威胁的哈马斯加强对加沙地带抗议领袖的镇压。

The All Israel News Staff is a team of journalists in Israel.